路肩寬度與交通安全
路肩寬度是指行車道邊緣以外的路基寬度。在這一寬度內如果存在標志桿、燈柱、樹、橋墩、護欄等障礙物,會導致行車安全事故發生。路肩寬度不足會導致行車事故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當路肩的寬度較窄時,以較大速度行駛的汽車會偏離正常的行駛軌道。在大多數情況下,車輛??繒r不可能停在路基的范圍內,在較窄路肩上停留的汽車,占去一部分路面從而減小了路面的有效寬度,當汽車從停在路肩上的汽車旁邊駛過時,偏離了正常行駛的軌跡,進入了超車或迎面來車的行車道,這樣就經常會發生相撞。根據前蘇聯的資料,停在路肩上的汽車應離路面邊線2.7m以外,才不影響駛過的汽車的行駛軌跡,當行車速度很小時,應在1.5m以外;在非汽車專用道路上,由于路肩上停放汽車而引起的行車事故達到總的事故數的7%-12%,而其中3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路上停車而引起車輛撞到行人。
因此《交通工程手冊》規定:至行車道邊緣的側向凈寬要求為: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1.75m,二級公路≥1.5m,三級公路≥0.75m,四級公路≥0.5m。此外在混合交通量較大的路段的路側余寬要相應加大,而且路肩還應進行硬化,具備應有的平整度和雨天通行條件,防止非機動車及行人占用機動車道,干擾行車,引發交通安全事故。
路肩寬度對交通事故率有一定影響,據統計路肩寬度增加時,交通事故率呈下降趨勢。若路肩表面沒有鋪裝路面,在下雨時特別是雨季容易積水或呈泥濘狀態,在鋪裝路面行駛的載重車特別是拖掛車一旦進入路肩,容易打滑失去控制而引發交通事故。據前蘇聯資料介紹,在交通事故中,大約有6%-13.7%是由于路肩的表面狀態不良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