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帶與交通安全
(1)中間帶
城市道路中的雙幅路和四幅路均應設置中間帶。中間帶由兩條左側路緣帶和中央分隔帶組成,其作用是:
①將上、下行機動車流分開,既可以防止因快車駛如對向行車道造成車禍,又能減少道路中心線附近的交通阻力,從而提高通行能力。
②作為設置交通標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設施的場地。
③種植花草灌木或設置防眩網,可防止對向車輛燈光眩目,還可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
④設于分隔帶兩側的路緣帶,由于有一定寬度且車道線劃分醒目,既引導駕駛員視線,又增加行車所必須的側向余寬,從而提高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中間帶的寬度是根據行車帶以外側向余寬,防止駛入對向行車帶的護欄、防眩網、相交道路的橋墩等所需的設置帶寬度而定的。愈寬作用愈明顯,同時也便于養護作業的開展?!冻鞘械缆吩O計規范》(CJJ37)規定中間帶的最小寬度為2.0-3.0m,左側路緣帶常用寬度為0.25m或0.50m。中間帶的寬度不應該頻繁變化,需要變化時應當設置足夠的過度段。
為了便于某些車輛在必要時駛向對向車道,中央分隔帶應按照一定距離設置斷口。城市分隔帶斷口最小間距應大于300~400m,通常要考慮車輛和行人橫向交通的需要,斷口最小長度L宜采用6m。
另外,中間帶的開口位置不當也會危及行車安全;兩個相鄰開口的距離過大,遇到緊急情況時無法快速處理,造成交通堵塞。但是,在小半徑彎道路段,視線不良路段,大縱坡的下坡路段,容易積水路段不宜設置中間帶開口;在互通式立交、隧道、大橋、服務區等設施前后,必須設置中間帶開口。
(2)兩側帶
兩側帶常用于城市道路的“三塊板”、“四塊板”橫斷面中,以分隔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冻鞘械缆吩O計規范》(CJJ37)規定兩側帶的最小寬度為2.0-2.25m。北方寒冷積雪地區,還應考慮能否滿足臨時堆放積雪的要求,因此北方道路兩側帶的寬度需按臨時堆放機動車道路面寬度之半的積雪量計算。